科学名词探源
中国科技术语/2008年第3期“名词探源科学”冯天瑜 近代日本借用中国古汉语词对译西洋概念,导西洋日本三个语境之间游徙,致词语内涵在中国、、终于定格为被中日两国共同接受的现代义,其典型一例是“。科学”在中国许多论及外来语的辞书和著作中,都把“列入日本新创词。其实,“科学”在中国文科学”献里早有先例,并非日本人新创,日本人所做的工作是借用此词之形,引申其义,以对译西洋概念。作为古汉语词,“原指“科学”科举之学”对应,叶适所称“分科举人考试的学问,即宋人陈亮、科学”。日本平安时代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科举制是①所载,日本贡举(科举)其中之一。据《养老令》明经进士明法四科及医、科目有秀才、、、针二科,定期分科考试,录用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分科举人概念流传日本。时至德川后期,兰学家接触之学”欧洲自然科学诸学科,很自然地以“一分科之学”类短语加以表述,1832年出版的解剖学书籍中,已出现解剖学是医学的“的提法(意谓医学一科学”之下一个科目的学问)。西周是最早系统接受并译介西方哲学的日本学者,他受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1798—1857)中世关于知识应当分门类的观点的影响,从古代、纪学问科目不明的浑沌状态走出,强调近代知识的特点是“。这已逼近今义“一科一学”科学”。西周第1874年又在《明六杂志》14、、、、号连载《一文,介绍欧洲各门学科,其中第22号的知说》《首次使用“知说四》一词,指近代自然科学,科学”又论及科学的方法是“与“的统一,如归纳”演绎”化学便是“与“分解法”总和法”化合)二者的“(总。西周还在1870年开讲于东京的《合统一”百学连中环》,对“作了分科解析,将学术分作“学术”普通与“。普通学是基础学科,主要为历学”特殊学”地理学、史、数学。特殊学分为文章学(即文学)、““心理上学”即人文学)、物理上学”(即自然科(学)。这是汉字文化圈内较早关于学科分类的论说,是西周“的科学观的具体展开。一科一学”西周等借用古汉语词“学”译英语sci2科意ence,而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学问”“。在古代和中世纪欧洲,科学没有独立地知识”位,或寄居于哲学的母体之中,称之“自然哲学”,神学的婢女。直至近代,科学或作为宗教的附庸、逐渐获得独立的身份,学科分野也日趋细密。19世纪上半叶,孔德按各门科学的实证性水平进行分物理学、类,派生出天文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化学、从而揭示science一词实证性和分门别类性的特征。与西周一起于1863年赴荷兰莱顿大学留学,研习社会科学的津田真道论述“的实证性,科学”他于1874年在《第明六杂志》3号发表《论促进开一文说:“化的方法》根据实象,专论实理,如近代格物化学医学经济、西洋的天文、、、、哲学等说的是”实学。津田真道力倡“义实证”,与前述西周强调的“义二者结合,大体完整地表述了西方近分科”代“的基本内涵。1880年左右,日本学界正科学”①由于贵族干政、学官世袭,日本在10世纪以后废弃科举制。78语探源术 化、、电制造之学称之“格致”认为“,中国自强之即在研习“道”②推算格致之理,制器尚象之法”。冯桂芬则说:“明末意大里亚及今英吉利两国书凡数十种……重学视学、此外如算学、、化学等,光学、皆得格物至理。冯氏还有“”格致之理”的提法。③郑观应更罗列“所属诸学科:格致”光学、格致科,凡声学、化学之类皆电学、属焉。④ 声光电化诸科技知识统称“在清末,“、、、”格。鲁迅讲到年轻时入洋务学堂,“致”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⑤操”。这里的“也是指的物理、格致”生物化学、机械操作等科技知识。学、民国初年,学界又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含义的重点在科学的理性精神,包括“黜伪存真”创造精神、的求实精神、自由精神等,这便是“五新文化运动呼唤的“四”德赛二先生”(民主与科学)中的“。科学”赛先生”“遂成为20世纪初叶中国最具权威的概念之一,“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⑥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近代中国最早从日本引入并使用“作为科学”science意译词的是康有为。1896年康氏编《日本书目志》据梁启超在1897年11月15日的《时务,报》介绍,该志“列有:“一册,卷二,理学门”《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木村骏吉著。这,”大约是中国较早出现近代意义的“一词。康科学”有为1898年6月进呈光绪皇帝请求试士改用策论的奏折中,也多次出现“科学”:式把“一词固定下来,其字面义为“科学”分科之社会、学”内涵则是关于自然、,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此后,冠以“之名的文章科学”及书籍在日本大量出现。作为近代文化核心概念的science,在古汉语系统中找不到确切的对应词。略相接近者,有“质一词,此为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1611—1671)测”中所创用。方氏在《通雅?文章薪火》,把知识分为“““三大部类。质测”质测”通几”宰理”“指自然科学,“指政治教化一类的社会知识,“宰理”通指深究万物之理的学问,近于哲学。方以智的几”儿子方中通对“有所诠释。他在《质测”〈物理小总论》识〉中说:“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蠢蠕,类其性惰,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这个具有“质测’”意蕴的“实验科学”质测”,是明清之际学者自创的词语,但并没有普及开来。明末西洋科技知识传入中国,与science对应的汉字词是“——中“格致”—由《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简约而成的词语。明末学者徐物,物格而后知至”物理光启将欧洲耶稣会士带到中国来的几何学、天文历法、学、机械技术等统称“地理学、格物穷理之学”认为其特征是“,实行、实心、,“实学”凡世间世外,万事万物之理,叩之无不河悬响答,丝分理解”①揭示了科学的实证性和理性特征。明天启。六年(1624)出版意大利入华耶稣会士高一志(1566—1640)编译的《空际格致》一书,“空际”意谓自然,“空际格致”自然科学”是“的较早表述。晚清以降,西洋科技知识以更大规模涌入中国,“格致学”成为清末对“科学技术”的表述语,使用相当普及。洋务新政的主持人恭亲王奕讠斤便将西方的①《《泰西水法序》徐光启集》,上册,第66页。②《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6,第4页。(③《《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6页。,,④《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9页。⑤《呐喊?《自序》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一卷,第416页。,,⑥《《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2页。,,79中国科技术语/2008年第3期假以从事科学,讲求政艺。从此内讲中国文学……外求共同科学。①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严复将“一词包蕴的内容从自然科学扩科学”大到社会科学。他在论述“群学”(即社会学)时指出: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②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这里强调“科学之律令”也即科学方法(实证,理性的方法),将此方法运用于社会问题,便是的、兵社会科学。严复据此将群学(社会学)与农、、化等自然科学一起纳入科学界域,统称之为“医、西。严氏在《译群学肄言自序》还给科学下学”中定义:执果穷因,是惟科学。不过,清末“一词并未普及,“科学”与科学”“并用,“格致”的使用率更高。至20世纪初格致”叶,渐有科学取代格致的趋势,马君武1903在《新中论述西方科技史,多次使用学术与群治之关系》“一词第科学”。1903年印行的《大陆》3期,发表《论文学与科学不可偏废》论述“,一词的科学”语源:科学者何?所谓形下之学也。科学二字,为吾国向所未有,盖译自英文沙恩斯Science,英文之沙恩斯,又出于拉丁文之沙倭Scio,沙倭云者,知之谓也。至十六世纪,沙恩斯一字乃与阿尔德Art一字相对峙,盖沙恩斯为学,而阿尔德则为术也。在十七世纪,沙恩斯一字又与律多来久Literature一字相对峙。盖沙恩斯为科学,而律多来久则为文学也。兹义实传至今日,传至东方,传至我国,此科学二字所由来也。随着日本科学书刊大举入华,中国一些宣传科学救国的团体纷纷标示“亚科学”如“泉学馆”,““(1900)、上海科学仪器馆”(1903)、科学研究会”1907);宣传科学救国的刊物,如《亚泉杂志》(《《科学一斑》1907)(1900)、科学世界》1903)、((更高张“旗帜。科学”的《说《科学一斑》发刊词》:“今日云锦灿烂之世界,夫孰不从百科学家之脑,之并高唤:血,之舌所致造而来者哉?”③科学者,文明发动之原动力也。鲁迅在1908年撰《科学史教篇》称科学是,“育神圣之光”在其照耀下,可振作民气、人救,④国。这样一些关于科学的普及工作,使“一科学”词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逐渐被“格致”科学”所取代。冯天瑜: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0~271页。 ①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康有为政论集》,《群学肄言〉 ② 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23页。自序》严复集》,《 ③ 科学一斑?发刊词》见《,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5页。II,见《《第一卷,第35页。 ④ 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版权声明 发行权、凡向本刊所投稿件,一经刊用,稿件的复制权、汇编权等权利即转让给本刊。本刊将一次性支信息网络传播权、光盘版和网络版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如作者不同意转让版权,请于来稿时声明。目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前本刊已加入的数据库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思博网——《杂志社中国科技术语》80
文章来源:《化学通报》 网址: http://www.hxtbzzs.cn/qikandaodu/2021/040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