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类专业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改进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一直把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一般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传统的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一直占据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地位。但是,随着全球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学生能否熟练地读懂国外本学术领域的最新科研论文,能否将自身专业知识通过英语这种国际化语言流畅地表达,已逐渐成为衡量当今大学生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1]。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强调语言与学生主修专业相结合的整合型语言教学方法[2],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针对化学类专业英语教学开展的听说教学活动,是以“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为理论基础,结合与化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培养学习者“听”和“说”两项语言技能的一门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课程[3,4]。
虽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化学专业英语听说课程相比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而言发展较为缓慢,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大学专业英语课程通常主要由各个学科院系主导,以选修课为主,课时短、课程设置系统性较差、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较单调;其二,“听说教学法”强调通过词汇和句型的重复操练来强化听说能力[5]。由于化学类专业英语具有生词多、单词长、读音难等特点,若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技巧,易在学习中产生惰性及消极情绪,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6,7]。相对而言,“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使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的学习,往往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在本文中,我们试对“听说教学法”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在化学类专业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和使用专业英语进行听说交流的能力。
1 化学专业英语听说课程简介
1.1 课时及班级规模
我校的化学专业英语听说课程(实际名称“专业英语视听说”)是一门针对所有化学专业一年级研究生开设的选修课程,目前采取小班授课,班级规模约15人。该课程每周2课时,共3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的重点。为此,在时间安排上,我们将练习时间分为课堂时间和课后时间。课堂时间上强调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便于开展课堂互动,我们给学生和教师每人均准备一个英文“名牌”放在桌上,每节课前教师会将所有学生按照名牌随机分组(2-4人一组),这样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不仅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课堂的时间安排大致包括:导入阶段(约15分钟,以小测试为主),词汇学习与任务解读(约5分钟),音频播放或教师朗读(约20分钟),问题讨论及句型分析(约30分钟),教师总结(约10分钟),拓展练习(约20分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听说的比例接近1 : 1,所有学生有多个环节可以开展口语练习,包括跟读、复述、小组讨论、发言、提问、汇报等,所以全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表达的时间大致相同。课下时间安排上,我们会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作业内容包括技术陈述或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听资料(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背景及爱好选择与科学研究相关的视听资料进行课后训练),并在随后课堂上轮流进行汇报或口语交流。课后作业的监督一般安排在后半课时最后10分钟,每次2名学生汇报,其他学生提问,最后教师作简要点评。
1.2 教材
我校的化学专业英语听说课程授课对象为所有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较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在内容上,我们会选择适合所有化学专业背景的题材,比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史”“诺贝尔化学奖”“名人演讲”等。教学素材主要来自教材《Improving Aural Comprehension》[9]和网络资源(“诺奖”系列来自 Aural Comprehension》中的示例,结合所选教学素材内容进行设计,包括复述、连线、填空、问答、角色表演、课堂讨论、小游戏等多种形式,要求教师上课前给学生打印好包括本节课程内容的讲义。
2 大学化学类专业英语教学与实用演练
词汇和基本句型的重复操练是“听说教学法”的重要教学特征[10]。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在这两个方面设计“任务型教学”内容。语言学教材《Improving Aural Comprehension》指出,加深记忆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于:其一,注意力集中与否;其二,是否对新知识的记忆具有紧迫感。为此,在“任务型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演练中,我们重点关注以下两点:1) 进行有指向性的听力训练以提高学生快速锁定关键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 营造学生使用专业英语进行交流的紧迫感和活跃的课堂氛围。
文章来源:《化学通报》 网址: http://www.hxtbzzs.cn/qikandaodu/2021/0218/536.html
上一篇:中日语言中科技专业词汇的对比
下一篇:金属的腐蚀问题与有效防护思考